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昆明街头冒出了几家“山寨”苹果商店,其装修风格和正规苹果商店一模一样,店员都声称为苹果公司工作,此事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
昆明工商部门随即对此展开排查,共发现5家在门头上有“苹果”图形标志的商家,但均未取得苹果公司的授权经销。
这些商店乍看和苹果正规零售店几乎一模一样:玻璃外墙、浅色的木制展示桌、旋转楼梯、展示iPad2及其它苹果产品的巨幅海报,另外还有整齐有序的配件,店员们穿着统一的苹果蓝色工作T恤,戴着印有苹果标识的铭牌,简直以假乱真。
本报记者调查发现,山寨苹果商店的出现,背后是正规苹果经销商的不易。一位接近苹果公司的人士向记者表示,苹果给门店经销商的毛利只有5%-6%,并且经常断货。
苹果的严苛政策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不同级别的苹果授权店在拿货上享受着不同的待遇。
一位接近苹果公司的人士向记者表示,苹果给门店经销商的发货价格通常只有5%-6%的毛利,这使得一些苹果经销商的日子并不好过。例如在上海徐家汇一带的苹果店铺,一家位置好一点的店铺每月租金往往高达十几万元——仅仅依靠销售苹果产品根本无法承担。
苹果在中国的零售体系由五个独立部分组成:
其中规模最大的为北京、上海直营的4家Apple Store旗舰店,苹果计划在中国开出25家旗舰店。苹果在中国的合作经销商又被分为Apple优质经销商、Apple Shop、Apple授权经销商和行业授权经销商四类,分别面对不同的客户群,销售不同的产品,也根据不同的级别享受不同的待遇。
所有经过苹果授权的店铺都需要严格按照苹果的要求布置店面及陈列商品,店员也需要经过特殊的培训。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不同级别的苹果授权店在拿货上享受着不同的待遇。在一些紧俏商品上市时(如iPad2和白色iPhone4),授权级别较高的店往往能够同步和苹果旗舰店拿货,而级别较低的店则可能很久之后才拿到货,并且数量有限。
当消费者到一家店里要买苹果商品,老板支支吾吾地说“要隔几天才能拿货”——这种情况就属于授权级别较低的店铺。
“有时苹果的营销政策让人难以捉摸。”接近苹果公司的知情人士透露,一家苹果授权店新到了一批苹果产品,苹果公司要求他们下午才能摆出来,结果这家店迫不及待地上午就摆了出来。此事被巡店的苹果公司发现,认为该经销商违反了苹果销售政策——结果硬是要求这家店把货品摆在仓库里压了大半年不让销售,以示惩罚。
抵挡不住的诱惑
“这些苹果授权店几乎都靠配件赚钱。”
对于一些苹果授权经销商来说,销售水货苹果产品和未经授权的配件往往是抵挡不住的诱惑——因为这能带来更高的利润,同时能够弥补货源不足的情况。
一些正规授权店往往拿不到足够数量的苹果货源,因此经常面对消费者的询问而难以展开销售。“苹果经常断货,实行饥饿营销和配额管理。”知情人士指出。
知情人士透露,苹果公司会派专人在各大苹果授权店之间巡店,看看他们是否严格执行苹果公司的销售政策,一旦发现销售水货或者非正规配件的情况,将进行严惩。
此前一家叫做“天佑”的苹果授权店,就因销售水货而被取消了苹果授权资格。“此事在业内反响很大。”知情人士表示,但是这些违反苹果销售政策的店铺还是依靠这种方式在短期内赚了许多钱。
“这些苹果授权店几乎都靠配件赚钱。”上述接近苹果公司的人士表示,而销售苹果配件最有效的方式便是和一些抢手的苹果商品一起半强制性的捆绑搭售。
例如一些店铺强制要求每个买白色iPhone4的顾客在店里购买300块钱的配件,而另一些店铺则在抢手的iPad2刚上市时强制要求顾客购买600块钱的配件“礼包”,包括iPad2保护套、贴膜等。
一些苹果授权店考核员工销售业绩的方式往往不是销售了几台Macbook或者iPad,而是卖出了多少配件——因为苹果产品总是供不应求,消费者们甚至求着店家多卖几台给他们,而苹果店的利润大都来自配件销售。
这些苹果授权店中只允许销售贴过“MFI”标签的苹果配件——“MFI”即英文“Made for iPod”,“Made for iPad”,“Made for iPhone”的简称,这些由苹果公司统一设计的logo在使用时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就连每个图案的字体大小、颜色、分辨率都有着详细的标准。且每售出一个授权配件,苹果就会收取20%至25%的分成。
这让部分苹果授权店感到困惑:他们希望加入苹果的销售体系从而赢得消费者更多的信任,但是却又受到苹果公司的种种限制。
相比之下,那些未经苹果授权的苹果产品销售商在中国的生意开始越做越大——记者在上海徐家汇一带看到,一些电子卖场一整层楼几乎有一半的商场都在销售苹果产品,许多店铺摆出醒目的“苹果有售”的牌子,生意兴隆。这些商家往往销售走私进来的“水货”苹果产品,或者通过正规渠道流出来的产品,有时甚至是翻新过的产品。
非正规苹果产品卖家鱼龙混杂的现象,让一些商家开始效仿苹果店门的装修风格和人员着装开出高仿的“山寨”苹果授权店,于是便出现了昆明街头的现象。